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两新工作效果明显
“回顾2024年‘两新’工作的实施情况,可以概括为激发消费活力效果明显、拉动投资增长效果明显、进产业升级效果明显、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4个‘效果明显’,充分证明‘两新’政策实施对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促进绿色转型、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和显著效果。”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连接供需两端,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以来,“两新”政策持续发力,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总体考虑为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深入推进“四大行动”。
回收循环利用是“两新”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深入实施“两新”工作,废旧产品设备报废淘汰明显加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达到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数据显示,废旧家电回收量从7月起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2024年,供销总社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共改造、新建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超过1000个,有力支撑了资源回收利用。
“废旧产品设备资源循环利用价值很高,比如一辆小型报废汽车,经过精细化拆解后,至少可以回收废橡胶30多公斤、废塑料70多公斤、废钢铁700多公斤。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结合‘两新’政策的实施,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做好发展循环经济这篇大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
在持续加强回收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机电设备等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培育一批资源循环领域骨干企业。同时,支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加快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加快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回收利用网络。
同时,积极发展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支持平台企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二手商品质量、信息擦除检验服务,规范二手商品交易产业发展,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机电设备实施再制造,复制推广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措施。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废弃物回收利用,推动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配套文件,2025年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反向开票”是“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循环经济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实行“反向开票”以后,回收企业可以向个人开具发票,从而实现增值税进项抵扣,从而降低回收企业的税负压力。
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包括加快推行反向开票制度,并加强监管,规范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税收秩序。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事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既有利于促进当期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中长期的固本培元。“两新”政策推动设备制造和消费品行业生产快速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
例如,2024年11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接近50%;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装备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0.1%、10.7%和8.8%。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两新”标准提升行动已经发布了能耗、污染物排放等重要标准168项,2024年全国新增智能化社区废旧物资回收设施达到1.1万余个,1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根据实物工作量和节能降碳效果测算,2024年“两新”政策落地形成的节能量约28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丰富支持手段,放大撬动效应,优化流程、深挖潜力,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长效机制。”刘德春表示。
在深挖大规模设备更新潜力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标技术、能耗、排放、安全等标准,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设备淘汰等指导目录组织各地深入开展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分领域分行业明确设备更新目标任务,加强项目常态化储备。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推动存量设备应换尽换,更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不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品销售向好,激发消费活力效果明显,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全年国内零售量达到110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超过50%。
其中,高技术、高能效产品备受青睐,带动相关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家装厨卫“焕新”中,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换新近1000万件。当前,高耗能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消费品加速淘汰,更加环保、更加安全的高质量耐用消费品加快进入居民生活。在政策推动下,2024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37亿元,其中超过100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为更安全的铅酸电池动力车。
赵辰昕表示,2025年,将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例如,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去年的8类增加到2025年的12类,单件最高可享受销售价格20%的补贴。
“我们考虑到居民家庭的实际需求,将每位消费者购买空调产品最多补贴1件增加到3件,特别是还顺应群众的期待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此外,继续大力支持家装消费品换新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赵辰昕说。
其中,将要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实施方案何时落地?消费者如何参与?是否有品牌和型号的限制?对此,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将优化补贴流程,以操作简便、好用快捷为目标,合理优化补贴申请流程,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操作环节,同时丰富支付渠道,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便利化的支付需求,提升群众的消费体验。
同时,在政策实施中,坚持便民、公平、安全原则。坚持公平公正。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参加补贴。不论是内资、外资企业,还是国有、民营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论是线上平台企业还是线下实体企业,都能够公开、平等地参与补贴政策。
“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通知已经印发,商务部将重点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手机等数码产品五个领域的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补贴标准、操作流程。同时,充分考虑与2024年政策的衔接,确保平稳有序过渡。”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